在工業生產中,壓縮空氣作為“第二動力源”,其干燥度直接影響氣動設備壽命、產品質量與生產效率。而冷凍式壓縮空氣干燥機憑借成本低、適配場景廣的優勢,成為多數企業的除濕選擇。但不少用戶因忽視日常維護、不懂故障處理,導致設備頻繁報修、能耗飆升,一年多花數萬元冤枉錢。本文將從“日常維護要點”“常見故障排查”“維護誤區規避”三大維度,手把手教你養好冷凍式干燥機,讓設備穩定運行、降本增效。
冷凍式干燥機的核心是通過“制冷系統降溫→空氣中水汽冷凝→分離器排水”的流程實現除濕,其維護需圍繞“制冷效率”“排水通暢”“空氣流通”三大核心展開。日常維護無需復雜工具,按周期執行即可,關鍵是“勤檢查、早處理”,避免小問題拖成大故障。
每日開機前和停機后,花5分鐘完成以下檢查,能及時發現初期問題:
壓力與溫度檢查:觀察面板上的“進氣壓力”“出氣壓力”“蒸發溫度”數值。正常情況下,進氣壓力應與空壓機出口壓力一致(通常0.6-0.8MPa),出氣壓力比進氣壓力低0.02-0.05MPa(壓降過大需清理濾芯);蒸發溫度需穩定在2-5℃(低于2℃易結霜,高于5℃除濕效果差)。
自動排水器檢查:排水器是設備“排濕出口”,一旦堵塞,冷凝水會回流到壓縮空氣中,導致除濕失效。檢查時觀察排水器是否有規律排水(正常每10-30秒排一次),若發現不排水或漏水,需立即處理(具體方法見下文故障部分)。
設備外觀與異響檢查:查看機身是否有冷凝水泄漏、管路連接是否松動;開機后聽壓縮機運行聲音,正常應為平穩的“嗡嗡聲”,若出現“尖銳噪音”“震動異響”,可能是壓縮機缺油或部件松動,需停機排查。


空氣中的粉塵、油污會隨壓縮空氣進入干燥機,長期堆積會堵塞濾芯、換熱器,導致制冷效率下降、能耗增加,每周需重點清潔2個部件:
前置過濾器濾芯清潔/更換:前置過濾器(位于干燥機進氣口)的作用是過濾壓縮空氣中的大顆粒粉塵和油污,若濾芯堵塞,會導致進氣阻力增大,設備負荷上升。清潔時先關閉過濾器進出口閥門,泄壓后打開端蓋,取出濾芯;若濾芯表面油污較少,可用壓縮空氣從內向外吹洗(壓力不超過0.5MPa),若油污嚴重或濾芯已變形,需直接更換(建議每3-6個月更換一次,惡劣工況下1-2個月更換)。
散熱片清潔:干燥機的冷凝器(通常在機身側面或頂部)靠散熱片散熱,若灰塵、棉絮堆積在散熱片間隙,會導致散熱效率下降,壓縮機排氣溫度升高,甚至觸發過熱保護。清潔時用高壓水槍(壓力0.3-0.4MPa)或壓縮空氣,沿散熱片縫隙方向沖洗,注意避免水流直接沖擊電器部件;若散熱片油污較多,可先用中性清潔劑噴灑,靜置5分鐘后再沖洗,確保散熱片無堵塞。
每月需對影響設備核心性能的部件進行檢查,重點關注“制冷劑”和“潤滑油”:
制冷劑液位與泄漏檢查:制冷劑是制冷系統的“血液”,泄漏會導致制冷量不足,除濕效果驟降。檢查時觀察視液鏡(通常在冷凝器出口管路處),正常情況下液位應在視液鏡的1/2-2/3處,且無氣泡(若有大量氣泡,說明制冷劑不足);同時用肥皂水涂抹制冷劑管路的焊接處、閥門接口,若出現氣泡,說明有泄漏,需標記位置并聯系專業人員維修,避免自行添加制冷劑(需根據設備型號匹配,添加量不當會損壞壓縮機)。
壓縮機潤滑油檢查:部分冷凍式干燥機的壓縮機需要定期補充潤滑油(無油壓縮機無需此項),檢查時打開壓縮機的油位觀察窗,油位應在“最低”和“最高”刻度之間,若低于最低刻度,需添加同型號的冷凍機油(不可混用不同品牌或型號,否則會導致潤滑失效);同時觀察油的顏色,正常應為淡黃色,若油色變黑、渾濁,說明油已變質,需徹底更換(通常每1年更換一次)。
除了日常檢查,每季度和每年的深度維護能解決潛在隱患,延長設備使用壽命:
每季度:冷凝器與蒸發器清理:打開設備外殼,用壓縮空氣(壓力0.2-0.3MPa)吹掃冷凝器和蒸發器的換熱管,清除管外堆積的灰塵;若換熱管內壁有油污(多見于食品、化工行業),可采用“化學清洗”:關閉設備,將專用的除油清洗劑(如檸檬酸溶液)注入換熱系統,循環30分鐘后排出,再用清水沖洗2-3次,確保管路無殘留。
每年:電氣系統與安全部件檢測:請專業電工檢查設備的電氣線路,查看接線端子是否松動、電線絕緣層是否老化(尤其在高溫、潮濕環境下);測試安全閥、高壓保護開關等安全部件,確保其能在壓力、溫度超標時自動觸發保護,避免設備損壞或安全事故。
不少用戶遇到設備故障時,第一反應是找維修人員,不僅耽誤生產,還可能花冤枉錢。其實多數故障可通過簡單排查解決,以下是6種最常見的故障及詳細處理步驟:
現象:用氣端出現冷凝水,氣動元件生銹、產品受潮;測量出口空氣壓力露點高于10℃(正常應≤5℃)。
常見原因與解決方案:
原因1:自動排水器堵塞或故障。這是最常見的原因,排水器堵塞后,冷凝水無法排出,回流到壓縮空氣中。
解決:先關閉排水器進出口閥門,拆下排水器,用清水沖洗內部的浮球、濾網;若沖洗后仍不排水,檢查排水器的電磁線圈(若為電子排水器),用萬用表測量線圈電阻,正常應為500-1000Ω,若電阻為0或無窮大,說明線圈損壞,需更換排水器。
原因2:制冷劑不足或泄漏。制冷劑不足會導致蒸發溫度升高,水汽無法充分冷凝。
解決:先檢查視液鏡,若液位低于1/2且有氣泡,說明制冷劑不足;再用肥皂水檢查管路接口,找到泄漏點后,由專業人員補漏并添加制冷劑(需根據設備型號確定添加量,如10HP干燥機通常添加R22制冷劑1.5-2kg)。
原因3:蒸發器結霜。蒸發溫度過低(低于2℃)會導致蒸發器表面結霜,影響換熱效率,反而導致除濕效果差。
解決:檢查溫控器設定值,將蒸發溫度調整到2-5℃;若結霜嚴重,先停機,待霜融化后,檢查膨脹閥是否堵塞(膨脹閥堵塞會導致制冷劑流量不均,局部溫度過低),若膨脹閥堵塞,需拆卸清洗或更換。
現象:空壓機出口壓力正常,但干燥機出口壓力明顯偏低,氣動設備動力不足。
常見原因與解決方案:
原因1:前置過濾器或后置過濾器濾芯堵塞。濾芯堵塞會導致氣流阻力增大,壓降上升。
解決:關閉過濾器閥門,泄壓后取出濾芯,若濾芯表面粉塵、油污堆積嚴重,直接更換濾芯(建議每次更換后記錄更換時間,按周期更換)。
原因2:干燥機內部管路堵塞。長期使用后,壓縮空氣中的雜質可能在蒸發器、冷凝器的管路內堆積,導致管路變窄。
解決:先檢查進出口閥門是否完全打開(部分用戶可能誤關閥門);若閥門正常,需拆開管路,用壓縮空氣吹掃,或采用化學清洗(同前文冷凝器清洗方法),清除管路內的雜質。
現象:開機后,面板電源指示燈亮,但壓縮機無反應,無制冷效果。
常見原因與解決方案:
原因1:電源電壓異常。壓縮機對電壓要求較高,電壓過高(超過額定電壓10%)或過低(低于額定電壓10%)都會導致壓縮機無法啟動。
解決:用萬用表測量電源電壓,若電壓異常,檢查車間供電線路,或安裝穩壓器(建議干燥機單獨使用一路電源,避免與其他大功率設備共用)。
原因2:高壓保護或過載保護觸發。若冷凝器散熱不良、制冷劑過多,會導致壓縮機排氣壓力過高,觸發高壓保護;若壓縮機電機過載(如軸承磨損、潤滑不足),會觸發過載保護。
解決:先查看面板上的“高壓報警”“過載報警”指示燈,若高壓報警,清潔冷凝器散熱片,待溫度下降后,按“復位”鍵重啟;若過載報警,停機30分鐘后重啟,若仍報警,檢查壓縮機潤滑油位,或聯系專業人員檢查電機軸承。
原因3:接觸器故障。接觸器是控制壓縮機電源的部件,若接觸器線圈損壞或觸點燒蝕,會導致壓縮機無法通電。
解決:用萬用表測量接觸器線圈電阻,若電阻異常,更換接觸器;若觸點燒蝕,用砂紙打磨觸點(嚴重時需更換接觸器)。
現象:排水器持續漏水,導致壓縮空氣壓力下降,同時浪費能源。
常見原因與解決方案:
原因1:排水器密封件老化。排水器的密封圈、墊片長期使用后會老化,導致密封不嚴。
解決:拆下排水器,更換老化的密封件(建議提前備用同型號密封件,方便及時更換)。
原因2:排水器浮球卡滯。浮球是控制排水的核心部件,若浮球被雜質卡住,無法正常關閉閥門,會導致持續漏水。
解決:拆下排水器,取出浮球,清理浮球上的雜質,確保浮球能靈活上下移動;若浮球變形,需更換浮球。
現象:開機后,設備發出尖銳噪音或震動噪音,影響車間環境。
常見原因與解決方案:
原因1:壓縮機固定螺栓松動。壓縮機運行時會產生震動,若固定螺栓松動,會導致壓縮機與機身碰撞,產生噪音。
解決:停機后,用扳手擰緊壓縮機的固定螺栓(注意力度,避免螺栓斷裂),同時檢查機身底部的減震墊,若減震墊老化,需更換。
原因2:風扇電機故障。冷凝器的風扇電機軸承磨損或缺油,會導致風扇轉動時產生噪音。
解決:關閉設備,拆下風扇電機,檢查軸承是否磨損(若有異響,說明軸承磨損),更換軸承并添加潤滑脂;若電機線圈損壞,需更換風扇電機。
原因3:制冷劑管路振動。制冷劑管路若與機身接觸,運行時會因振動產生摩擦噪音。
解決:檢查管路,在管路與機身接觸處墊上橡膠墊,并用扎帶固定管路,避免振動摩擦。
現象:設備開機后不久就停機,過一會兒又自動啟動,反復循環。
常見原因與解決方案:
原因1:溫控器設定不當。若溫控器的“上限溫度”和“下限溫度”設定過近,會導致設備頻繁達到設定值,觸發啟停。
解決:調整溫控器設定,將上限溫度設定為5℃,下限溫度設定為2℃(根據實際需求調整,確保溫差在3-5℃)。
原因2:負載過大。若干燥機的處理量小于空壓機的排氣量(如10m³/min的空壓機搭配8m³/min的干燥機),會導致設備持續高負荷運行,觸發過載保護,頻繁停機。
解決:檢查干燥機的額定處理量,若處理量不足,需更換更大處理量的干燥機,或在現有設備前增加分流裝置,避免超負荷運行。
很多用戶在維護時,因方法不當,不僅沒起到保護作用,反而加速設備損壞,甚至增加成本。以下是5個最常見的維護誤區,一定要避開:
不少用戶認為,只要干燥機還能出風、除濕,就不用做維護。但實際上,忽視維護會導致:
能耗上升:濾芯堵塞、散熱不良會讓設備負荷增加,壓縮機耗電比正常情況高10%-20%,一年多花數千元電費;
部件壽命縮短:壓縮機缺油、制冷劑泄漏會導致壓縮機磨損,原本能用8-10年的設備,可能3-5年就需要更換,更換成本高達數萬元;
產品質量問題:除濕效果下降會導致壓縮空氣帶水,進而影響氣動設備精度、產品涂裝質量,甚至造成產品報廢,損失遠超維護成本。
正確做法:嚴格按“每日-每周-每月-每年”的周期做維護,將維護記錄整理成表格,方便追溯問題。
有些用戶為了節省成本,前置過濾器濾芯用壓縮空氣吹洗后反復使用,甚至用了1年都不換。但濾芯的過濾精度會隨使用時間下降,表面的油污、粉塵無法徹底吹洗干凈,反而會隨氣流進入干燥機內部,堵塞換熱器,導致制冷效率下降。
正確做法:濾芯吹洗后最多再使用1次,之后必須更換;惡劣工況(如粉塵多、油污重的車間)下,直接每1-2個月更換一次,不要因小失大。
發現制冷劑不足時,有些用戶自行購買制冷劑添加,卻忽略了2個關鍵問題:
制冷劑型號不匹配:不同品牌、型號的干燥機用的制冷劑不同(如R22、R410A、R134a),混用會導致制冷系統損壞;
未排查泄漏點:若存在泄漏,只添加制冷劑而不補漏,用不了多久制冷劑又會不足,反復添加不僅浪費錢,還會污染環境。
正確做法:先找專業人員排查泄漏點,補漏后再按設備說明書的要求,添加對應型號的制冷劑,添加后測試制冷效果,確保液位正常。
有些用戶發現自動排水器漏水,圖省事直接用堵頭堵住排水口,導致冷凝水無法排出,全部回流到壓縮空氣中,除濕效果完全失效,進而導致氣動元件生銹、管路腐蝕。
正確做法:及時排查漏水原因,更換密封件或排水器,若暫時沒有備件,可先安裝手動排水閥(臨時替代),定期手動排水,絕不能堵住排水口。
很多用戶維護時只做清潔,不關注壓力、溫度等參數,導致設備存在的問題無法及時發現。例如,蒸發溫度長期低于0℃,會導致蒸發器結霜,若不看參數,等到發現除濕效果差時,結霜已經很嚴重,甚至凍裂管路。
正確做法:每次維護時,記錄面板上的“進氣壓力”“出氣壓力”“蒸發溫度”“冷凝溫度”等參數,與設備說明書的標準值對比,若有異常,及時排查原因,避免參數超標導致設備損壞。
冷凍式壓縮空氣干燥機不是“買完就不管”的設備,而是需要定期呵護的“生產助手”。日常維護看似繁瑣,實則每一步都能幫你省錢:每日5分鐘的檢查,能避免小問題拖成大故障;每周的清潔,能保持設備高效運行,降低能耗;每月的深化維護,能延長部件壽命,減少更換成本。
遇到故障時,不要盲目找維修,先對照本文的“常見故障解決方案”排查,多數小故障自己就能解決;同時避開維護誤區,不做“無用功”,更不做“傷設備”的操作。只要維護到位,冷凍式干燥機不僅能穩定除濕,還能幫你減少不必要的開支,真正實現“不花冤枉錢”,為生產保駕護航。
如果你的干燥機存在本文未覆蓋的故障,或需要定制維護計劃,可聯系我們專業技術人員,根據設備使用年限、工況環境制定個性化方案,讓設備始終處于更佳運行狀態。